
貴峰村村民參觀家訓館石板壁畫。
????溪美貴峰王氏家族將家訓族規、先祖美德故事刻成石板壁畫,掛在家廟里,希望借此教育后人不忘前賢,讓良好家訓家風代代相傳。據了解,這是南安首個家訓館,目前已經進入掃尾階段,即將正式開放。
????石板壁畫共26幅
????10日,記者走進王氏家廟看到,石板壁畫分兩部分掛在大門兩邊墻上。
????王雪風是貴峰小學的一名教師,是這里的臨時講解員。她說,家訓館內的石板壁畫共26幅,是由中國壁畫學會理事、泉州美協原主席羅立人和中國壁畫學會會員、泉州美協副主席王紹昌聯手創作,耗時3個多月完成的。石板壁畫開篇是開閩王氏先祖審知公留下的族規全篇(孝父母、篤友恭、守國法、睦宗族、和鄉黨、訓讀書、勤耕織、慎交友、端品行、尚忍讓、遵儉約、別男女、儆懶惰、戒賭博、遠酒色),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貴峰王氏家訓:“祭祀致享,恭敬肅裝。經儒篤學,維道維綱。忠信為善,仁義振邦。詩禮承繼,德藝奮揚。飭家睦族,孝悌為常。耕讀勵志,勉力自強。勤勞本分,儉約有方。清廉處世,公正柔剛?!?/p>
????“壁畫展現了王氏始祖、開閩王氏審知公、貴峰王氏一族的故事?!蓖跹╋L介紹,這些故事都記載于王氏族譜中。太子晉仁德為民、王翦智勇雙全、王導忠貞不貳、王屏山仗義疏財、王吉為官清廉等王氏先祖故事流傳于世,每幅壁畫就是一個故事。
????“崇文重教,詩禮傳家”
????家訓族規對于王氏一族影響最為深遠的,當屬“崇文重教,詩禮傳家”方面。貴峰詩社常務副會長王贖回告訴記者,王氏族譜中記載,王審知興辦“四門學”,貴峰王氏在明清兩代出過3個進士、6個舉人、100多個秀才。
????“族里非常重視后代子孫的教育?!蓖踮H回說,貴峰小學就是民國時期族人王庶幾夫婦放棄國外富裕生活,回鄉創建的;西溪中學是族人王家顏組建的。
????“貴峰村現有6000多口人,其中1000多人是大專以上學歷,非常難得?!蓖踮H回說,每年,貴峰村教育基金會都會撥出20多萬元用于獎教助學。
????良好家訓家風代代相傳,造就了貴峰王氏一門世代家風謹嚴、耕讀勵志、人才興盛的景象,也孕育出了“中華第一詩村”的美名。
????1986年,印尼華僑王國明為了弘揚吟詩傳統,回鄉開辦了首屆讀詩班。30年來,讀詩班年年舉辦,貴峰村呈現出“野老牧童隨口唱,俗言俚語盡詩聲”的景象?!爸腥A詩詞學會,我們貴峰村就有28名會員?!蓖踮H回說。
????家訓館將擇日開放
????王氏家訓館主要由貴峰詩社負責建設,詩社社長王振澤說:“年輕一代對于王氏家訓的了解越來越少,讓老一輩人擔憂?!币虼?,幾年前在開辦讀詩班時,他們就將家訓族規融入其中,讓孩子們從小學起。
????王振澤說,為了更直觀地教育后代子孫,他們早就有建設家訓館的意向,然而因為資金等原因一直未能實行。去年9月,作為推動南安市廉政文化建設的載體,南安市紀委開始籌建家訓館??疾炝撕脦讉€地點后,最終選址王氏家廟。
????“這是南安首個家訓館,也是福建首例以壁畫形式展現家風家訓?!蓖跽駶烧f,建館花了70多萬元,目前還有一些收尾工作,完成后將擇日開放。
南安商報記者 蘇明明 文/圖 |